-
《党史中的永新》第一期: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来到了永新县三湾村。部队经过多次战斗,已不足千人。官多兵少,枪多人少,人心浮动,悲观情绪蔓延,起义部队面临分崩离析的险境。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总结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部队的政治思想情况,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毛委员和我[详细]
-
《党史中的永新》第三期:永新革命的播火人 欧阳洛
欧欧阳洛(1900—1930),字促谦,号华寿,乳名梦朵,北乡芦溪阳家村人。父绗,教经馆为业。欧阳洛10岁,随父读书;15岁,因贫休学务农;22岁,赴南昌考入省立第一师范;不久,加入国民党,又加入共青团。每逢寒暑回家,总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在他的启发下,全村30多户有10多青壮年参加革命。其史帮、北[详细]
-
《党史中的永新》第十二期:陈毅上铁镜山遇险记
湘赣游击队下山改编经历了曲折过程。由于“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军仍然不断对湘赣游击队进行“清剿”,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保持着高度警惕,加之长期隐藏于深山,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不了解外界形势变化,临时省委领导人更不相信国共两党会重新合作。1937年10月底,陈毅带着项英的亲笔信、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及[详细]
-
《党史中的永新》第九期:塘边调查闯新路
1928年5月上旬,红军一占永新城后,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和永新县委一道来到永新西乡塘边村,着手进行湘赣边界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在塘边,毛泽东住在老贫农周香姬家大娘家。周香姬大娘的儿子参加红军去了,家里就剩下儿媳妇和小孙女3 个人,儿媳妇每天从早到晚忙于田间生产,家务活就全靠周大娘一人。一天[详细]
-
《党史中的永新》第十九期:毛主席三临永新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在“永新一县比一国更重要”“大力经营永新”理念支配下,曾三次亲临永新,为培育、壮大、发展永新县的土地革命斗争事业,建立了彪柄史册的功绩。一临三湾村,改编秋收起义部队。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在文家市收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详细]
-
《党史中的永新》第十四期:张铚秀向保姆借钱
张铚秀,1915年出生在永新县怀忠镇虹桥村的一户普通农户家,1934年踏上了革命之路。他英勇善战,统兵指挥,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是一位有勇有谋,屡建奇功的将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了卓越的贡献,建树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浑身都散发着“荣誉光辉”的少将,让人难以想象[详细]
-
《党史中的永新》第十期:铿锵杜鹃 机要女将
“罗霄蛟龙游,血瓣映天地,此花最坚贞,丹心写春秋”这是共和国第一任机要科科长,毛泽东同志的患难妻子贺子珍的写照。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右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六·一0”事件,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捕入狱。贺子珍与刘真等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应对时局,营救被捕同志[详细]